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交流
BEST论坛第三期精彩回顾|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空气-气候-健康 (ARCH)
发布人:邢德峰  发布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130

2022416日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组织、多家单位联合协办的全球环境高峰论坛GloBal Environmental Science SummiT, BEST如期举行第三期讲座。应哈尔滨工业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作了题为《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空气-气候-健康ARCH》的学术报告,来自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等六千余人通过ZOOM网络研讨会、环境人公众号以及BEST论坛官方B站直播参加了此次会议。

BEST第三期主持团队包括BEST论坛的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冯玉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陈川教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瀚程教授和颖君教授报告正式开始前,冯玉杰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表达了主办方对主讲嘉宾的诚挚感谢,也表达了对来自全球嘉宾的热诚欢迎。

 


 


【精彩报告回顾】

朱彤院士以《以健康驱动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空气-气候-健康ARCH》为题,在报告中指出了空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而导致的全球性气候问题、灾难及其对人类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等严峻现状。朱彤教授从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全球空气质量指南》AQG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疫情期间空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的改善情况,未来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治理面临的挑战等诸多方面展开了精彩讲述。

 

空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空气污染作为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健康问题之一,仅2019年就有约667成年空气污染过早死亡50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因空气污染问题而死亡。朱彤院士介绍到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世界上90%以上的人口被高PM2.5浓度所影响。据报道,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道感染、中风和糖尿病等病症,孕妇接触PM2.5,会增加婴儿早产流产死胎夭折的几率。

 

《全球空气质量指南》(AQG)之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全球空气质量指南》(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PM2.5由现在每年10 μg/m3降至5 μg/m3PM10的建议指标则从20 μg/m3降至15 μg/m3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收紧了空气质量指导方针,WHO估计,如果遵循新的指导方针,可以消除80%的由PM2.5造成的死亡。然而,目前全球尚未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全面达到新版AQG,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距离达到WHO 2005 AQG尚有难度达到新AQG更是难上加难

朱彤院士指出尽管AQG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它可为各国的立法、战略、政策、规划特别是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以降低空气污染物水平并减轻与之相关的健康负担。2012PM2.5首次被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中国政府即于2013~2017年间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实施的5年期间中国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得到显著改善。朱彤院士讲到,中国自2013年以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现行标准对于大部分已达标城市不再具有强有力的引领和驱动作用,以深圳为代表的空气质量改善领先城市已经先行对标欧洲联盟国家标准,设置了更高要求的空气质量管理目标以预见,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整体目标可能比现行标准限值更为严格,是否要启动新一轮空气质量标准的修订已经提上研究议程,新版AQG的发布势必引发更多讨论何缩小现实可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与AQG之间的差距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决策权衡。

 

 

气候变化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谈到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朱彤院士强调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环境舒适度、影响人类的健康,也会使得传染性疾病传播概率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导致心肺疾病发生率上升;使得海平面高度提升,冰川融化,干旱和洪涝灾害更容易出现;导致一些细菌、病毒的传播更加广泛;气候变化还会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影响饮用水水质以及食物的生长与供应。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并不只是使气温增加,更多的可能是极端天气的发生及温度的巨大波动,研究表明,气温忽升或忽降都易增加脑中风发病率。另外,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全球多个地区发生森林大火的频率也有所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暴露在由森林大火带来的健康危害之中,由此导致更多的疾病和死亡。学者们通过对全球森林大火火点进行拟合模拟研究发现,森林大火与中低发展水平国家儿童的过早死亡现象存在明显的关联性,胎儿时期曾暴露于烟雾中的儿童发育也会更加迟缓。

 

疫情期间空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的改善情况

在全球疫情期间,因新冠大流行而采取的封锁措施和相关的旅行限制,使得由人类活动带来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在短期内下降,全球因疫情导致的封锁而使空气质量得到短暂改善。研究者们对疫情封闭前后北美、欧洲、中国、南美等地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活动减少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呈线性下降,大部分城市中PM2.5都有下降,部分城市有所上升,O3含量却在大部分城市中呈上升趋势。朱彤院士指出,实际上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沮丧,因为在新冠影响期间,人类活动受限的条件下,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并不如预期所想,这表明,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在现有生产经济,能源结构下,想要进一步控制空气污染,难度非常大。

 

未来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治理面临的挑战

2021年全球气候峰会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为空气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朱彤教授指出,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采取与控制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措施。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会显著降低,且PM2.5排放量可以满足2005WHO颁布的空气质量指南中的限值。

由于PM2.5的化学组分复杂、粒径大小不一等特点,使得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十分复杂。此外,不同人对空气污染或PM2.5的敏感度也不同,使得相关研究也极具难度。研究发现中国大气PM2.5中,黑炭是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最重要的组分。朱彤院士指出空气污染控制的标准以及目标人群的选择是在未来空气污染控制与管理方面面临的重大挑战。

 

 

朱彤院士对空气污染及气候变化源进行解析,指出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来自相同的源,进行源头控制十分重要。朱彤教授展示了京津冀地区交通、电厂、工业以及居民区对空气中各典型污染物的相对贡献,发现尽管居住区对煤的使用比例较低,但其排放的污染所占的比重极高。此外,报告中还指出机动车的使用及尾气排放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研究发现,若将机动车动力改为电,则可快速地降低二氧化碳以及PM2.5量;在全国范围内,若将所有的机动车的动力都转变为电的话,可削减30%-70%PM2.5以及30%-80%的二氧化碳;但此时电能的清洁获取则为未来面临的重要挑战。到203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电动汽车比例达到27%时,每年人均PM2.5可下降0.5 μg/m3NO2排放可减少15%-20%,死亡人数可减少17456,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达到25-38亿美元,此效益比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效益高出5-10倍。朱院士在报告中提出,应在控制空气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减污降碳应对气候变化中寻找一条优化道路,即在实现降低空气污染以及碳减排的同时,实现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朱彤院士提出任何单一的减污降碳不一定能够实现健康效应的最大化,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各因素对气候变化、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制定未来目标时,可将健康作为评判标准,即应优先考虑既能保证人类健康,又能对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进行有效控制的措施,进而产生更大的健康效应。

最后,朱院士强调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以及空气污染控制过程中,需要以健康为出发点,引导空气污染及气候变化的协同治理,实现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