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总结及表彰大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成功召开。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以“创新环境科学,低碳环保健康”为主题,对于推动国内外环境类学科相关交叉领域的交流,加快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升我国环境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更好的巩固会议成果,传承环境化学大会传统,分享会议经验,并对于在会议筹划、组织中的优秀分会、先进个人及团队给予表彰,大会组委会决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总结表彰大会。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四处处长庄乾坤和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部分分会召集人和专家线上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环境化学专委会主任郑明辉,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组委会主任/专委会秘书长王亚韡,学会秘书吴菁菁,部分分会秘书代表和大会志愿者代表等线下出席了本次会议。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冯玉杰、环境学院副院长邢德峰、副院长刘冰峰等组委会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大会组委会副主任邢德峰主持。
总结大会上,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大会主席江桂斌院士致辞。江院士首先表达了对主办方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感谢,表示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冰城”哈尔滨成功举办得益于哈工大及哈尔滨市政府的担当,得益于哈工大环境学院全体师生的敢于作为。江桂斌院士表示本次大会主题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创新、参与、合作、前瞻”的会议宗旨。最后对即将在武汉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寄予展望,并期待本次总结会能够总结会议成果,为环境化学大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庄乾坤处长首先祝贺第十一届环境化学大会圆满召开,肯定了本届大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环境化学大会为环境化学新理念、新方向和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并希望环境化学大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能够在环境化学的建设发展中继续加强合作。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组委会主任,哈工大环境学院院长冯玉杰教授做总结报告。冯玉杰指出第十一届环境化学大会高质量地成功举办和完美落幕,离不开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担当作为,也离不开江桂斌院士、郑明辉主任及专委会专家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信任与厚爱,更离不开全国环境学者与师生的鼎力支持。冯玉杰同时强调会议的成功得益于环境学院师生用心用情的服务与保障,共同参与组织的黑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帮助,也离不开媒体、核酸检测等后勤服务人员的贡献。第十一届环境化学大会创造了疫情防控期间举办会议的成功案例,在环境化学大会的历史上必将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哈工大环境学院副院长刘冰峰教授宣读了大会表彰决定。样品前处理与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物暴露与健康效应,计算毒理、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大气环境化学,环境光催化,环境电化学,废水污染与控制,环境材料与催化等八个分会被授予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优秀分会;大会招商组,大会注册组,大会保障组,大会宣传组等四个团队被授予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优秀团队;甄宇菲、周月、朱玉洁等23名同学被授予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最佳志愿者称号;何伟华、丁晶、刘丽艳、李超等16位优秀分会秘书被授予最佳秘书荣誉称号。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组委会主任、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亚韡致辞,他指出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分会召集人的个人魅力和学术凝聚力,也离不开全国环化人对环境学科的热爱。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既有朝气蓬勃高度负责的好团队又选择在特色鲜明风景独特的好地方,办出了一届品牌过硬口碑过硬的好会议。
承接旗帜,共续辉煌,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娅敏教授代表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组委会介绍了第十二届会议筹备情况。邓娅敏对第十二届环化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主题、主办单位、86个分会议题以及各类专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各位学者发出诚挚邀请,相约武汉,携手共创美丽中国、宜居地球。
中国环境化学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明辉研究员最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第十一届环境化学大会是防疫期间学术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振了沉闷的防疫期间学术界的信心,会议获得了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报道和肯定,也充分说明会议的成功。他代表专委会对于冯玉杰院长率领的大会组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表达了感谢,同时对于由于疫情的原因没有能够出行的专家和师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他指出“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第十一届环化大会将会永久的记忆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会记住会议的组织者、分会召集人、志愿者和参展方,我们还会记住大会上精彩的学术报告和图文并茂的展报等等。最后郑明辉主任郑重的邀请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同学在武汉相聚,共谱环化新篇章。
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是疫情防控期间召开的环境领域最大规模、最成功的学术会议。充分展示了环境化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舞台,也为学科交叉融合及高品质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对推动和促进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助力科技强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