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环境学院吕东伟教授担任负责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基于无机膜过程的病原微生物与消毒副产物协同控制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哈尔滨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行业权威专家莅临指导。来自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应邀出席,为会议的顺利开展和项目的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指导。此外,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马浩,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马军院士、科学与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创新处副处长路洋、环境学院院长梁恒教授,以及项目负责人和各任务负责人等共同出席会议。
项目启动会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王盼盼教授主持。会议伊始,项目主管单位代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主管马浩致辞,对项目的立项背景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管理政策进行解读,为项目实施指明方向。随后,路洋副处长代表项目依托单位致辞,表示本项目的获批是对哈工大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学校将全力做好项目的支撑与服务工作。梁恒院长在致辞中指出,该项目是哈工大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项目团队攻克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与应用。
参会人员合影
实施方案论证环节由专家组长李爱民教授主持。项目负责人吕东伟教授从立项背景、总体目标、关键技术路线、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等方面,系统汇报了项目总体实施方案。随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海波副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贺明睿副教授、周宗尧教授分别就各自承担的研究任务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专家对本项目提出的以功能无机膜技术为核心的农村饮用水消毒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方案立足前沿、创新性强,紧密契合我国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的实际需求。专家组指出,该项目在应对农村水源水质成分复杂、波动性强、安全风险高等突出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为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专家组也充分肯定了项目团队在无机膜技术领域长期深耕所形成的坚实技术积累与深厚研究基础,认为这是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的有力保障。在认真审阅实施方案并深入研讨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科学合理、可行性强,同意通过实施方案论证。同时,专家组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强调应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加强各任务之间的统筹协调,着力推动项目成果的落地转化和实际应用。
项目负责人吕东伟教授汇报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在认真听取专家组意见后,吕东伟教授代表项目团队表示,将全面梳理并逐项落实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路径,确保项目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切实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实际应用,力争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解决方案。会议最后,马军院士发表感谢致辞,向项目专家组的悉心指导表示诚挚感谢,并勉励项目团队持续坚持科技创新导向,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推动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为提升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作出重要贡献。
专家组听取项目汇报并评议项目实施方案